为何赢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是大数据新闻?



大数据对新闻的助力已经成为新闻行业和技术领域关注的焦点,普利策新闻奖国内报道奖颁发给了《华盛顿邮报》团队,他们的报道即是来自“大数据”,浙江日报集团利用大数据工具,实时监测新闻稿件的传播影响力来确定其稿费及绩效,拓尔思北京新闻出版事业部总经理林松涛谈到大数据与媒体的融合案例,对未来媒体有了新的一种解读。

普利策新闻奖竟也青睐大数据?

2016年4月19日,普利策新闻奖国内报道奖颁发给了《华盛顿邮报》团队,他们的报道即是来自“大数据”。《华盛顿邮报》凭借建立一个包含990次警方枪击事件细节的数据库,并涵盖警方枪击致死案件的频次和原因,展现了新闻报道可能有的创造力,并通过分析显示:“未带凶器的黑人被警方射杀的可能性是未带凶器的白人的7倍”。

同时,普利策新闻奖突发报道奖则颁发给了《洛杉矶时报》团队的“加州圣贝纳迪诺枪击案”,此团队在对案件的后续追踪报道中,整合了罹难者的数据资料,并且使用多媒体重建了警方当时追逐的惊险场面,有着出色的表现。

由此可见,大数据已然给新闻业带来了新的血液,新闻界权威的奖项也开始给予关注和支持。那么,大数据究竟是怎么给新闻注入新鲜血液的呢?

大数据通过六根血管助力新闻!

据拓尔思北京新闻出版事业部总经理林松涛介绍,大数据助力新闻有六大血管:

一根是数据资源融合,用于形成事件数据库;

一根是融合生产创作,以数据收集与分析支撑,进行智能创作;

一根是传播效果分析,通过大数据进行转载、阅读和互动的衡量,把文章的传播指数量化;

一根是选题策划分析,通过大数据进行线索发现、爆料聚合、多维度热点提炼、事件追踪还原,从而确定关注度高的新闻选题;

一根是协调指挥调度,用大数据把对稿件的指挥、选题的指挥等实现分析可视化;

最后一根也是极重要的一根是用户数据管理,通过大数据进行用户行为收集、管理,制作用户整体画像,从而做出用户关注的新闻。

此六根血管,相互流通、合作,更加灵活、新颖的做出新闻稿件。真正的让新闻界的新宠儿“大数据新闻”更加的成熟化。

最终,用大数据决定稿费新模式

拓尔思林松涛还举了一个引起了现场众多媒体人感兴趣的话题:“用大数据决定稿费新模式”,并表示此新模式已在浙江日报集团实现。何谓“大数据稿费新模式”呢?即是利用精准的大数据工具,实时监测新闻稿件的传播影响力,传播力指数和媒体影响力指数越大,稿费将获取的越高。

简言之,即是把新闻工作者的稿件交给新闻读者和新闻媒体考量,根据他们的反应确定其稿费及绩效。此种新模式在沙龙现场让众多媒体人变得有点热血沸腾也有点微微焦虑,毕竟,这在新闻界意味着一种颠覆式的创新。

大数据给新闻业注入的这股新鲜血液,能否让新闻业获得新生,还需且行且看!


上一篇:高碑店:石墨烯应用项目新闻发布会 打造东方“碳谷”

下一篇:一路跟峰想搞大新闻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绿茶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