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超给力!中国按下优化营商环境“加速键”(图)
中国按下优化营商环境“加速键”(国际论道)
2018年,河北省武邑县税务局积极推行“套餐式”服务,针对涉税事项多、办理周期长的“痛点”,将原来需要多次办理、分别审核的涉税业务整合为“一个套餐”,开设快速通道,进一步压缩流程,优化营商环境。图为12月20日,在位于武邑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武邑县税务局办税大厅内,工作人员在为客户办理纳税业务。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摄
12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外商投资法(草案)第一次提请审议。草案从四个方面加强对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强调保护投资者的知识产权,广受外媒关注。外媒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加快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重要举措。
近年来,中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成效显著,令世界刮目相看。据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总体评价在190个经济体中位列第46位,较2017年上升32位,较2013年上升了50个位次。
排名大提升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在减少繁文缛节和繁琐规定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报道称,中国的一项排名尤为引人注目:“开办企业”指标排名第28位,较2017年大幅跃升了65个位次。
对此,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郝福满说:“在过去一年里,中国在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从而使中国进入世界排名前50的经济体之列,这体现出中国政府对培育创新和私营企业的高度重视。”
除此之外,世界银行团队认为,中国在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纳税、跨境贸易等七个类别的改革中取得了突出进展。
以获得电力为例,报告说,通过网络扩容和提供免费接电服务,企业在获得电力方面更为便利;面向客户新推出的手机App也使接电时间从143天缩短为34天。
在解决商业纠纷方面,报告认为中国是“世界最佳经济体之一”,平均耗时496天,成本占索赔额的16%,远远好于经合组织高收入经济体的平均耗时582天和占索赔额21%的水平。
在跨境贸易方面,报告点赞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认为中国在取消行政性收费、增强透明度并鼓励竞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压缩了跨境贸易的时间和成本。
编制报告的世行全球指标局高级经理丽塔·拉马略说,借助问卷调查等形式,世行与大量私营部门单位深入接触,才作出大幅提升中国排名的决定。她还表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上升本身不令人意外,“令人惊叹的,是中国实施改革的速度和成效”。
除了世界银行报告,多个国际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正在大踏步改善。
2018年7月1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知识伙伴联合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排行榜显示,中国跻身知识性产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国家行列。
据拉美社报道,该排行榜上,中国的排名从2017年的第22位提升至第17位,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报道称,此项排名还与管理质量、高等教育入学率、贷款难易程度、企业培训和外国直接投资等指标相关。
1 2 3 共3页
上一篇:“消失”的华西村
下一篇:秸秆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