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新闻测试4
三年前,当我们还一本正经地用“移动游戏”这个词汇而非“手游”来代表智能移动设备上的游戏的时候,我们早早就看见这个新兴平台的潜力无限,甚至曾经想象过移动平台上的作品有朝一日也达到家用机和 PC 上的水准,实现质量上的“三足鼎立”。
然而三年过去了,我们所想象的好像并没有到来,移动游戏朝着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向飞奔而去,而且,宛如昔日端游的命运一般。这个平台的游戏在市场规模膨胀的时期里,整体质量和玩法似乎再也没有明显突破,甚至陷入了深深的泥沼中,高质量的大作必须靠其他平台移植而来,独立游戏撑起了玩法的整片天,更妄论追赶家用机和 PC,那两个平台可是经典不断,奇迹不缺的,手游呢?
游戏行业分析师 Josh Bycer 曾经多次发表过关于游戏设计、用户行为以及游戏产业的文章,前不久他再次发文阐述移动游戏的这种现象,并且预测移动游戏领域再不出现新的爆点来改变现在严重的同质化局面,那么街机游戏从辉煌到萧条就是移动游戏未来的样子。是什么在限制移动游戏进一步发展呢?Josh Bycer 列出了三大阻碍:
一 追逐廉价的行业怪象
现在市面上的移动游戏,最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廉价:要么免费,要么售价极低,更多的是免费+内购。
支持这种廉价模式的厂商是这样诡辩的:把传统的买断式付费模式拿掉,让更多玩家不花钱就能玩到游戏,这多么良心。但这样的模式其实问题非常严重。整个行业以廉价为荣,拒绝“同流合污”的人反倒会吃到恶性竞争的亏。
需要指出的是,低廉的价格只是问题的一个表象,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背后催生出的理所当然的整体氛围,以及对玩家习惯的影响。
传统意义上来说,游戏研发都是成本昂贵的,尤其是优质大作的研发。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精品化开发,自然失败的风险会更大。这种风险在今天这样的移动游戏市场尤甚,玩家们都习惯了廉价,不管购买/下载的游戏是什么类型、什么制作水平。大家经常会看见如下场面:一款游戏玩法一般,画面中上,售价 6 块钱,就会出现一大票意见抨击游戏居然还是收费的,敢情开发者做游戏就不应该收钱。
正是因为这种现象过多地出现,有些本来玩法还算可以的游戏,为了更好地变现,也不管自身是否合适,就强行加入了内购、广告、P2W(pay to win)的内容。这样做,本来一款内容不错的游戏,制作理念也走歪了。
许多独立作品能获得成功是因为它们足够出类拔萃、别出心裁。想想如果《地城传说》每隔几分钟就让玩家给个五星好评或者看段广告、甚至要玩家付费增加体力值,那还有人愿意玩么?
追逐廉价的竞争环境让游戏的创意和品质停滞不前,让努力用心制作游戏的付出显得格外多余。这种廉价打法在稳定的家用机/PC平台上面甚少出现,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这种行业怪象某程度上抹杀了移动游戏有所突破的可能性。当然了,这里说的是移动游戏品质和长远的行业发展,以短期利润为目标的商人自然是不关心这些的。
二 设计上的先天缺陷
移动平台本身有着先天的桎梏,操作。大家应该都有所感觉,手游里面,操作通常是一款游戏里最不重要的部分,除非一些走复古路线的游戏,会要求玩家用精准的操作、流畅的动作去完成一系列技巧,大多数游戏要求的就是“无脑按”,“随意点”,或者直接开个一键自动完事。
开发商的设计是一个因素,但更根源的问题在于在移动设备的触摸屏操作,手指滑动点击是很直观的操作方式,但触摸屏能提供的操作丰富性实在有限,继而让很多游戏无法在移动端大展拳脚。
移动平台不像其他平台配有能够提供上佳手感和动作响应的手柄/摇杆。许多游戏需要玩家进行分段/多段之类的复杂操作,而这是简单一块触摸屏无法完成的工作。所以在操作层面上的硬伤让许多游戏无法登陆移动平台,除非未来能够出现可以扭转这种局面的技术。曾经人们以为 3D Touch/Clear Force 可以缓解这个问题,但效果还是很差。
也不是没有操作复杂的游戏推出过手机版本,但整个游戏完整度和操作性都已经为触屏做出了改变。像《英雄联盟》、《忍者龙剑传》这样操作复杂的游戏,想象一下它们移植到移动平台后是什么手感,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其他游戏平台,比如 PC、家用机、掌机,都有成熟标准的操作配备。如果移动平台跟不上或者说没办法创造同样等级的操作条件,在游戏玩法上就很难有大的突破。
三 不尊重现有玩家
我和很多开发者一样,十分反感一些厂商把玩家划分层次并且用“大 R”、“小 R”、“免费玩家”来称呼他们。在这些厂商眼里,玩家按照自己的“金钱”价值被自动分了等级,哪个等级的玩家要好好重视,口味要好好迎合,哪些玩家是“不重要的”,在这些厂商观念中一目了然。
你的游戏里,怎么可能有“不重要的玩家”?这真的很荒谬。
然而大家对这点却都习以为常,在网络上、论坛上,随处可见手游如何刺激大 R 付费充值的论题,却极少看到聊作品本身的。
这种现象在我的印象里仿佛似曾相识,因为当年一片红火的街机市场也是这样走向末路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街机厂商在技术和玩法上毫无进步,却在游戏设计上越来越贪婪。
当然,我必须说明并不是每一家开发商都对玩家如此不尊重。我知道还是有许多有理想的开发者希望能够做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给玩家。不过,俗话说一粒老鼠屎就可以坏掉一锅粥,何况现在锅里的大部分都是老鼠屎。
整个行业对消费者缺乏尊重,普遍的贪婪以及不作为,让街机行业死在了沙滩上。如今移动游戏行业明显有这样的倾向。如果在这个市场里头内购充值已经成为主流标配,那么移动游戏的整体品质将很难跳出低谷。
Josh Bycer 对移动游戏的未来充满担忧,但这种担忧又不无道理,哪怕你我只是一个普通玩家,也能强烈感受到作者前面提到的这三个问题,如果说手游因为平台有着特殊优势,至少未来几年还会继续发展不至于衰落,但是这三个问题如果无解,那么发展的只有嗅见前味的资本,而不是行业技术和工艺的进步。
深入思考一下,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特别是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移动游戏也会进入一片血色红海的竞争。不仅如此,未来几年里,各种新的平台和新的游戏形式(比如 VR AR 平台联合化)一定会源源不断地出现,面对众多新挑战,不改变,就会死,这是我们都懂的道理。
下一篇:新闻龙门阵丨3万元小货车挂5个8“炸弹号” 这是要亮瞎眼(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