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司法厅:不让法律宣传在防控疫情工作中缺位失声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万森
“这么大的疫情确实少见,关于疫情的法律平时几乎用不到,突然遇到了,好多问题都得上网查,有这么一册法律法规汇编在手,太方便了!”内蒙古交通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奇慧激动地说。
2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向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成员单位赠送了《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法律法规汇编》(下简称《汇编》),奇慧代表自治区交通厅参加了赠书仪式。
让疫情防控工作有法可依
自治区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毕力夫说,针对疫情防控中存在的法律参考资料不足,群众对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知晓率不高,执法部门和辅助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迫切需求,我们疏理了与疫情防控工作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编辑成这本《汇编》。
《汇编》共收录法律、司法解释、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内蒙古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5个不同位阶的法律文件,涵盖了疫情期间出现造谣生事、恶意污蔑,哄抬物价、趁火打劫扰乱社会秩序,制售假劣医疗器械,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干扰疫情防控、妨碍公务,伤医辱医等违法行为的处置办法和法律依据。
“四处搜集整理,征求吸纳厅领导和自治区一些法律专家的意见,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加班加点,在短短时间内,收录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65部,共计1035页72万字。在印刷纸质书的同时,还以电子书形式在全区发布,目前,在线阅读量已达到3.5万次。”司法厅党委委员覃剑峰告诉记者。
编辑《汇编》只是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防控疫情期间系列法宣活动中的一项。不让法律在防控疫情工作中失声缺位,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法律宣传工作,为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是该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
早在1月25日,以毕力夫为组长的司法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就已经成立,1月30日,领导小组上升为战时总指挥部,下设的第一个部门就是综合协调和宣传舆论防控分指挥部。
司法厅办公室主任王平告诉记者,厅战时总指挥部建立了信息快报机制,编发快报139期,有对全区司法行政系统疫情防控进行部署,有对一法一条例进行解读。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信息快报已经有9期采纳了司法厅信息快报解读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内容,推荐全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学习应用。
让人民群众依法支持配合
2月1日,司法厅制定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方案》。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吴铁城要求,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编写疫情防控法律知识问答、以案释法案例、开展在线法律宣传服务等方式,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更有效、更贴心、更便捷,有温度的法律宣传服务,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一场前所未有的宣传战役就这样打响,司法厅近几年快速发展的科技信息化建设成果开始发挥巨大作用。4K电视智能终端植入“抗击冠状病毒”板块、开设了防控疫情知法学法专栏,厅门户网站开设了《战疫情法在您身边》,全区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微信塔群发布消息200余条,目前已有12万人(次)通过4K智能电视终端、掌上12348、各大媒体网站等浏览相关法治宣传内容。及时开通的12348热线电话,第一天就接到法律服务电话176通,第二天增加到204通,群众满意度99.5%。
一个穿着绿色蒙古袍扎着红腰带的“小朋友”最近更是忙得不得了,“大家好,我是小司,疫情期间造谣谎报有法管,别拿疫情开玩笑”“疫情期间哄抬物价该当何罪?”“疫情防控不得泄露公民隐私”“‘高危人群’不得隐瞒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接触史”……
这位“小朋友”就是自治区司法厅法治乌兰牧骑《小司来了》、《小司说法》的明星主角“小司”。从疫情开始,“小司”就和自己穿蓝蒙古袍的“叔叔”一起,结合各地发生的违法违规案例、群众急需了解的涉疫法律法规开展以案说法。通过《小司说法》,过去陌生的法条群众开始熟悉;通过《小司来了》,过去不注意的洗手、消毒、通风、保健等防疫常识,群众也学会了。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法制网、学习强国、法治号……到处都有“小司”的身影。而这背后,有一个由司法厅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智囊团队——“宣传中心疫情防控时期线上审片群”在“全天候”工作。
“39秒这部分只说了法没说理,‘法理’亦可理解为法之原理,故可否表述为理法,理小法大理低法高更合逻辑”、“第四十九条没有款,(四)应该表述为第四十九条第四项”、“1:21警察不要拍桌子”、“犯罪嫌疑人拍照时不应戴帽子,虽然漫画也尽量严谨”……群里的讨论总是热火朝天。
毕力夫说,“经过全厅人员的努力,《小司说法》疫情防控特辑已经制作完成23期,《小司来了》疫情防控动漫公益广告《日常生活小常识》制作完成了5集,大量法治动漫、H5、微视频等法治宣传产品,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与疫情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广大群众和网民的普遍点赞”。
调动全社会力量精准普法
记者看到,新华网内蒙古频道有司法厅联合开设的《抗“疫”释法》,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有司法厅联合开设的《战“疫”普法》,学习强国内蒙古分平台设置有司法厅《抗击疫情〈法律指引〉专栏》,《实践》杂志社有司法厅联合开展的《传染病防治法》网上考试……发布的内容都由司法厅各职能部门负责提供。
2月10日,专家学者解读“一法一条例”节目在司法厅与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法治直播间》联合制作的栏目中开播,专家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群众层面对“一法一条例”进行宣传和解读,已经播出12期,节目同时以短视频形式在抖音和快手等新媒体上发布。新华网、新浪网、法制网等中央和自治区媒体转载链接2739条,点击率4600万余次。
2月13日,司法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制定出台的疫情防控期间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便民惠民12条举措进行发布,其中针对性提出了加强村居法律顾问微信群实效化运作,开展法规宣传和法律咨询,针对高频法律热点进行预先研判指导,引导群众依法支持疫情防控,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和法治氛围。发布会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客户端采用,向全国推荐。
2月18日,自治区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司法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两法一条例”法治宣传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盟市委、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制的规定要求,共同做好防控疫情法治宣传工作。
毕力夫说,“加强疫情防控精准法治宣传,不仅需要司法行政部门努力,还需要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调动全社会之力,深入细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认知和觉悟,引导广大群众遵纪守法,不信谣、不传谣,才能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上一篇:2020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法律合规部春季校园招聘公告
下一篇:细说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