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法律援助牵手脱贫攻坚



据安庆新闻网报道 2016年6月,安庆市司法局与市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与脱贫攻坚工作衔接联动的意见》,要求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及法律援助机构与扶贫办、扶贫工作队建立协作机制,施行全面援助、高效援助、精准援助,实现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与脱贫攻坚的无缝衔接。

余成林是望江县杨湾镇杨闸村的一户贫困户,生活清苦也平淡安稳。却不想,脱贫路上的跋涉,在今年2月被一声刺耳的刹车声打破。

2月12日,余成林驾驶二轮摩托车在省道332线71公里加500米处(杨湾镇境内)与太慈镇新岭村农民沈结华驾驶的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三人受伤。经望江县医院诊断,余成林左股骨干骨折、多发性损伤、右侧颞部硬膜外血肿、右侧颧骨、上颌窦骨折,住院治疗28天,花费医疗费5万余元,医嘱休息半年。

经司法鉴定,余成林构成十级伤残。望江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认定双方承担同等责任,而对方分文未出。高额的医药费让本就贫困的余成林不堪重负,试图通过司法途径维权,打官司的费用又让他望而却步。

然而,一张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宣传单页,让余成林看到了希望:“法律援助中心可以为辖区困难群众无偿提供法律援助,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可以优先受理,免于经济审查。”

6月20日,余成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了望江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将相关政策、详规一一告知余成林,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指派了一名律师担任受援人余成林的代理人,考虑到受援人受伤行动不便,承诺上门服务。

“没想到,一本扶贫手册还能让我轻松享受法律援助,法援中心写的‘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一点不虚。”余成林说。“目前案件正在调解,不论结果如何,我相信在法律渠道上,会得到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更要感谢法律援助给我指明的方向!”

无需层层开据证明,只凭一本扶贫手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即可享受方便、快捷的法律援助服务。今年6月,鲜红的扶贫手册第一次摆放在安庆各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柜台上,余成林的法律援助申请是全市法律援助中心和扶贫办对接将贫困户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后的首例案件。

安庆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苏国鸿告诉记者:“市司法局与市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与脱贫攻坚工作衔接联动的意见》,要求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开辟绿色通道,让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与脱贫攻坚无缝衔接,让贫困群众享受更加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此举也是我市在实施民生工程中的一项创新之举。”

(责编:吴嫣然、关飞)


上一篇:重庆合川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规范执法行为

下一篇:浅析社区矫正执法工作中的法律风险甘肃长安网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