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天价退票费,让“任性定价”不再任性



打破天价退票费,让“任性定价”不再任性

红网 2018-05-09 09:44  

  据央视财经新闻报道,有消费者在携程网上订了4张10月份从南京到札幌的机票,当时4张机票往返费用是8000元,后来因为单位有事,向携程提出退票申请,协商了一个多月,总共才退了500元。(5月7日中国网)

  掏空心思算计客户,利用信息不对称处处给消费者挖坑。一段时间来,包括国航在内的多家航空公司的负面新闻频频登上报端,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舆论热度久久不减。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称,每年受理的机票退改签投诉超过2000件。也就是说,仅一个省,平均每天就有5件以上的航空出行消费投诉,放大到全国层面,数据之大自然不言而喻。而这其中最受诟病的当数飞机退、改签费用较高的问题。

  大多数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与各大航空公司合作的网络平台订票成功后,当遇到出行变化发生退、改签时将会扣除一大笔退票费,甚至收取的退票费超过机票价格本身,给人以“店大欺客”的直接感受。这其中,纵使是同一家航空公司,在不同平台交易,发生退票时所收取的费用也大相径庭。

  收取高昂退票服务费表象的背后,实际是一些机票代理商挖空心思设计的“消费陷阱”,甚至利用后台大数据计算航线退票概率,对一些热门退票线路以低价的招牌吸引消费者购票,但同时又制定高价的退票手续费。当消费者产生退票时,便从中捞取丰厚利润。事实上,各大航空公司对退票手续费的收取标准都有明文规定,有着详细的计算公式,可到了代理商手上,这些退票规则就被深藏的一干二净,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仅是代理商单方面的收费标准。

  天价退票费,折射出的是行业乱象、商家的霸王心态和监管的缺失。不把心思放到如何更好地服务客户,进而赢得更大的市场,而是一门心思地想着怎样做肥自己的钱袋子,这样的经营思路终究难有大出息。还是那句话,任何市场行为,都应在规范的规则下运行,只为眼前利益打破规则的交易行为,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终究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打破天价机票退票费的魔咒,还需多管齐下,重点发力。作为航空公司,对一些机票代理商欺瞒消费者的“任性定价”行为决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放任自流,甚至是默许或推波助澜。每当授权一家代理商,就应对其严加约束,划定底线,指定“雷区”,把欺凌消费者的不法行为坚决拒之门外。否则,毁了的不仅是人们对其品牌的信赖,还有那苦心经营的市场。此次航空公司对涉事的7家网络平台约谈,进行规范和整改,也算是亮明了态度,表示了诚意。

  作为市场监管部门,更要履行好职能,重视民众的呼声、盼声,投入力量加大对航空售票平台的监督管理,对欺诈消费者、行业恶性竞争等行为发现一处,打压一处,以“零容忍”的决心净化和优化市场环境。同时,也应紧跟问题产生的步伐,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利用监管法律调整“市场失灵”的乱象。

  作为消费者,也要有清醒的维权意识,在消费过程中遇到诸如退票费久久不能到账、退票费高于机票价格本身、无依据收取各类手续费的乱象时,要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和合法权益,多些“维权意识”和“法律思维”,不给“霸王式”的规则任何生长土壤和空间。

  最后还是想说,在当下高度竞争的交通出行市场,唯有把服务做优做强,才能赢得人心,发展市场。以铁路部门为例,在高铁强势进入寻常百姓生活的背景下,铁总对一些线路高铁动车组票价进行优化完善,表示将推出打折票,最大让利于民,赢得公众一片叫好。况且,在退票规则设计上,铁路部门早就根据退票时间而梯次设计退票手续费,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服务消费者。这些,都是很好的样板,值得在航空部门借鉴和推广。


上一篇:当文艺社团遇上业委会

下一篇:昆明启动为期4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